文字分享:交大人职场的幕后故事(一)

上月,我们举办了交大人职场访谈系列第一场,邀请了三位上交校友分享他们的职场心路历程。




嘉宾:

– 一振:F06校友,2010年本科毕业后就来到美国,曾就职于Google, Twitter, Linkedin, Uber, 现为线上地产投资平台ark7.com创始人&CEO

– 程杳:F06校友,201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PhD毕业后来到美国,自动驾驶行业从业三年,曾就职于AutoX和三星Smart Machines,现在三星Neural Processor Lab担任Research Scientist

本期主持人:

– 德诺:F06校友,现在是SK hynix memory solutions America的HRBP





Q1

和人协作,收获到了什么


        一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观点,就是你要抱着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,更多理解对方的思考的程度团队的目标在哪里。有的时候难免会引发一些冲突或者意见不一致的地方,因为受到局限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,所以技术方面人和人的沟通往往是属于一个比较妥协的过程,就彼此要有一个妥协的精神。在这个妥协的精神内,以一个团队的目标完成为基础,彼此会有一个妥协之后的统一。我也走过一些弯路。最早的时候,我会认为有些东西是有一个绝对的对和错,技术上有一个高和低,思想上有优和差。但是等你越做越多的时候,发现,其实有的时候AB两种选择,中间存在着这个tradeoff。这个tradeoff在不同的场景下,会产生不同的适用的状态。


每个人的考量点可能还会受到自身经历的一个弊端的限制,这个时候你需要能够把自己放下去好好理解对方的预期是什么。达到了完全理解了相互预期是什么的时候,你才能够真正有一个衡量标准。这个衡量标准是更贴近事实



怎么看无人驾驶,加入这种比较有风险的部门需要注意什么吗?

Q2

        程杳: 我觉得加入一个有风险的部门,或者说加入一个新的行业,一开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。大家都是一股脑地涌过去但经历了这三年之后,我关注的有两点,第一个是它解决的这问题够不够痛点,就是这个东西是不是刚需?刚需就像是医疗或者食物之类的,就是这种东西不管怎样,都可能是符合人的需求的。但我觉得驾驶不是刚需,就是至少目前不是刚需但这个技术很有趣,很有意思,我们可以玩它,但是没了它,我们日常生活依旧,我们照样可以每天开车上班。我们自动驾驶能够节省出来时间,提高不了多少效率。如果整体能够为这个社会提高这个效率的话,那可能需要等到整个基础设施建设都能够适应的时候。第二个就是,是不是真的能赢利?你能清晰的看出这个商业模式,可能之前一波的热潮就是大家也看了那么多startup。包括有软银投资的这些,大多就是烧钱,然后抢占市场,渴望将来能够盈利。但是我觉得能盈利很重要,在于你那家公司能否长期发展。你可以靠VC输血,但是这个东西如果不能持续性盈利的话,那必然不能持久。总有一天泡沫会破,那时候你该处在什么位置?

        一振:如果问题放在应该衡量加入一个什么公司,我觉得首先第一要衡量的是这个行业是什么。它可能是你未来几年或者是十几年投入的一个方向。那把自己交到了这样的一个方向,是不是能够有所收获,能够对社会有意义,有一定的贡献?第二才会去衡量在这个行业内的这些公司,是不是喜欢他们的处事方式,是不是喜欢他们的文化,再去衡量未来以这种公司的这种文化形态所产生的发展空间有多大


Q3

一振怎么比较老东家的文化


        一振: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,从TwitterUber的时候,我开始逐渐的越来越被企业文化所吸引,越来越想探寻这家公司的因果会是什么。最后我发现,企业文化决定了它的格局,决定了这家公司能把这个事情做多大,那我会对比几个具体的例子。

比如我在Twitter发现其中一个文化,讲求的是这个simplicitysimplicity是什么?是追求用户使用产品的一个简单的度,要把产品做到一个极简的状态,用户完全的self-support。曾经有一个组,他们提出一个想法,就是在推特里面加一个group chat的一个功能,然后我的一个好朋友就在组里面把这个事情做了。大概四六个月的时间,这个功能做出来了。但是在发布的阶段,上面拍板说不行,因为加上这个功能,就不符合我们simplicity这样文化。所以那件事情开始引发我对公司文化的思考。然后我发现TwitterFacebook一开始其实差不多,最早的时候都是一个social media公司,但是它们往后的发展会呈现一个迥然不同的状态。Facebook里面加了好多各式各样的功能,甚至把自己做成一个social里面的平台,甚至会有二手交易市场。但Twitter这么多年,依旧是坚守着140个字的这个限制,都没有变化。所以我会觉得这个是受企业文化,特别是simplicity影响很大的一个方面。

同样的,我也在Linkedin看到一些现像,因为Linkedin文化中第一点是relationship matters,第二点是说leverage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要尽可能的去复用其他团队的代码service或成果。在这个过程中其实over use的一个过程会演化成为有点类似,一个团队、一个公司的一个卡位的状态。有个组会说,我是一个兔子的组,那么有关于兔子的东西就会被我所用,所以这个和Uber里面的文化又不一样。Uber早期的文化是说,我们就是一个黑客的文化,一种你行你就上的文化,就几个人熬夜也要把这个事情做出来。那么如果infrastructure不能够满足我这个组的需求,那我们就自己做一个,这跟LinkedIn的风格是完全相反的。所以由此,我觉得在体会这些公司文化的时候,会得出一结论有的时候一个文化在起初的立意是好的,它一定是成就了这个公司的这些人做事的风格,但在往后的发展,一旦出现一种over use的状态,可能会起到一个反作用。这个反作用就限制了这家公司的发展。Twitter的那个simplicity会限制到feature的增加,Linkedin的这个leverage就限定了协同工作,或者说开发的速度,迭代的速度。

相反,我觉得在我工作的这四家公司里面,最让我觉得舒服的是Google的文化。在Google你会理解到dont be evil。所以再后来我去拆解不同文化有什么样的差别之后,我觉得Googledont be evil是一种比较温和一点的文化。比较温和一点的定义就是它只起到一种无用无不用的状态。它能够去指导人如何做事情,但不会指导你具体的事情怎么做。如果你做一个决定,比如这个feature加不加。它判断可加可不加,但simplicity就给你一个概念,就是类似每形式的指导概念,有点类似microdrive的概念。



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该换工作了,有什么标准去选择一家新的公司

04

        程杳我当时换工作首先确实是要有收入方面的考量的。第一个startup的工资也不是很高,而且当时其实公司发展前景并不觉得特别明朗,因为一些内部动荡的事情。所以当时找到了下家之后就走了。这是第一次换工作。

第二次换工作是在去年,我们部门也就是三星北美的自动驾驶部门Smart Machines被关闭之后,我也找过一波工作。后来没换工作,只是换组了。当时一个很重要原因是,在同一家公司的话,我的绿卡process包括工作签证不用更换,会比较从容一点。然后另外一方面,外面确实也没有特别好的offer。当时找工作其实也是比较匆忙,坦诚而言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的准备。当时另外有的一个offer是startup,还有点心动。但是思考下来觉得,一方面考量是工资,觉得差不多收入的话就没有必要折腾换。另外一方面是机遇,就是如果去一个startup的话,至少做一个tech lead、或者说能独挡一面的角色。如果那边好坑都被占了,就没有必要再去了。去startup做个普通员工其实可能还不如在大厂待着,然后等待有好的机遇,甚至可以将来自己出来创业。我觉得去startup的话,那肯定是对这个startup有重大作用的人。否则你可能会学到一些东西,但是实际上的上升空间也会比较有限。就比如我在第一个startup的经历,我觉得我一个PhD刚刚毕业出来,没有工业届经验。当时为什么后来还是换了公司,就是以自己当时的能力和和眼界,也没有办法说,让老板相信我可以带领一个团队,当时也没有往这方面表现。后来我在三星工作了一年半之后,我觉得我可以这么做了,我可以到达这个level了。那如果说去找的那家公司,不能提供这个level,也就没有必要换了。

说到行业内跳槽频繁,其实我能感觉到周围跳槽很频繁,越跳包越高。但就本质而言,特别是见证了最近疫情期间各个公司裁员、和我经历过部门的shutdown,我觉得换到哪里都是为资本家打工,你始终是一个human resources。如果你是一个始终可以被取代的角色的话,你不可能有完全的job security,只是现在拿个大包裹而已。比如之前一些中国的公司在这边开的branch,虽然一开始包很大,但是我知道的在某些公司政治动荡后,你可能连职位都不保。我们短期内可能得到一些利益,但经过长期的平衡,公司也会做出他们的选择。我觉得一个考量的因素还是说自己能否变成一个不可取代的角色,不管是技术方面、对这个公司战略方面、还是你拥有的关系方面的贡献。

        一振:我觉得,大致在你想换工作的时候,需要考量几件事情。第一,我会觉得compensation这个事情没有那么重要,不要放在第一位,不要把它当做你的一个起心动念。不是说完全不重要完全不考量。你每次换工作的时候,一定是基本上会带着compensation上涨这个状态,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你的源起,不应该成为你的起心动念。第二个是startup有风险,加入要非常的谨慎。这个风险不仅仅包括这件事情能不能成,同时还包括你所要承担的这个位置的responsibility要更多更大。你一旦不能够match这个职位所需要的skills,可能是technical skill,可能是social skill,可能是soft skill,都会包括一旦你不符合startup对这个人的容忍度要大公司低很多。那因为它输不起了,这是它自身的限制。

那第三个,什么时候trigger换工作呢?我觉得一方面是你可能会某一天,突然觉得我在一家公司做得比较comfortable,已经在一个comfortable zone里边成长受限。方面,就是你会觉得自己状态上准备好去take responsibilitytake更大的challenge准备成长。所以综上,我会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从一个自己的内心角度来去出发,来看待这个事情,compensation是一个外部的东西,不要把它作为一个行动面的引导。

        德诺:我的专业是HR的方面。我们通常会说员工的satisfaction,就是说,你在这个工作当中是不是满意的,包括几个因素首先第一的就是job,工作本身是不是你自己喜欢做的愿意去做的,包括job security第二的话就是manager,有没有一个好的manager,有没有一个很好的relationship with manager第三个就是co-worker,有没有一个非常collaborativeteam是不是一个很融洽的环境,然后大家能够共同发展。

然后才是compensationbenefit。当然了这是很重要的,我们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。但是当两个package相差不大的时候,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很多,比如说企业文化,比如说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,比如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的,这些东西可能都会成为你换工作的当中一个考量。然后是个人发展,就像是一振刚才说的,能不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价值,是不是ready for next level了,是不是我已经too comfortable at my comfort zone



Q5

如何看待加班文化



        一振:我觉得无论是说996还是正常的工作style,我可能会对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说,如果你能shape一下你的perspective,可能会得到更多。这个perspective,不是说是否996来衡量,也不是以这个公司是否是startup,或者别人怎么做来去衡量,或者以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差,哪一个对哪一个错来衡量。我会认同的一个标准,就是完全把自己和这个公司隔离开,不要contributioncompensation做一个链接。这个纽带一定要打破。你的contribution实际上是等于你的experience,等于你的收获。这个完全是自己的,不是别人的。你如果能motivated,为了自己去做,你甚至你可能比996做的更严重,花的时间更多,效率更高。这个状态下,我觉得你的收获一定是最大的。而这个收获不仅在你个人未来的事业上会产生,也会提升你的格局,会让你的生命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,看问题也会看的更准。

所以,我会觉得切换一个perspective,只专注于自身,只专注于每件事情的因果,专注于自己的成长。而且,你的贡献和如果是和所有人的都贡献在了一起,就是都在这个996情况下,大概率下,这个公司的盘子会越做越大,那么你们大家其实是会被reward进来的。我的意思也是说不要先把这个compensation盯死,还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。


节选完毕,访谈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/read more


时间都知道



对于广大校友所关心的微信问题,我们校友会也密切关注事态发展。目前而言,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网站sjtu-sv.org,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校友们服务。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上海交通大学硅谷校友会

Similar Posts